最新鲁迅的故乡的读后心得的文章列表

  • 1

    读《抱着父亲回故乡》读后感500600800

    年届不惑,一直在出生地刨食,就算偶尔离开,也不过十来天。因为身在故乡,呼吸着故乡的空气,享受着故乡的物产,对于故乡反而体会不深。直到有一次在丽江旅游,晚上在四方街转悠,兜兜转转居然迷路了。鼓起勇气问旁边的路人,那人一听我的口音,居然说我们是故乡人。原来他在这里打工,已经好几年了。那一刻,我蓦然明白,

  • 2

    读《鲁迅小说全集》随感

    忘记了是在几岁开始知道有鲁迅这个人物,只是随着年龄增大,也逐渐有了他的文章的接触,更知道了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位的民族英雄,人民战士。鲁迅的小说并没有如高中课本中学的《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来的深奥。大约他出生在那个环境中,生长在那个时代吧,基本上所描写的都是穷困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也包括

  • 3

    读鲁迅《一觉》有感

    《一觉》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最后一篇。作于1926年4月10日。这时,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的张作霖、李景林的军阀之间火并的直奉战争,正逼近。奉军的飞机“象学校上课似的”,几乎每天来光临的上空,并向城内多次投弹。《一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一觉》是对叛逆的热血青年的肯定,是对热血

  • 4

    读鲁迅《墓碣文》有感

    墓碣,即墓碑。墓碣文,顾名思义,是用以介绍墓中死者的生平经历和业绩的文字。《墓碣文》,可以看作是作者为自己写的概括式小传,是作者对人生经历的一个总结,作者对自己人生思想、心理的一个思考。“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中寒”,即受了风寒。1924年9月24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咳嗽,似中寒。”这里用的是

  • 5

    读鲁迅《腊叶》有感

    《腊叶》写于1925年12月26日。1925年12月15日日本出兵进入中国东北。1925年12月20日发表《为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告民众书》。此时先生肺病复发,面对即将消逝的生命作的一首死亡之歌。由于身缠恶病,面对死亡而讨论死亡,面对迟暮而讨论迟暮。鲁迅先生说“《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

  • 6

    鲁迅呐喊读书心得

    《呐喊》是鲁迅先生写的一本小说集。他为了唤醒愚昧无知的中国人,便弃医从文,写了许多著名小说,并收集在《呐喊》里。接下来阿q范文网小编给你整理了鲁迅呐喊读书心得,欢迎大家的阅读。鲁迅呐喊读书心得篇一要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书,《呐喊》当居首位,真的,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孔乙己》中的主角《药》中的华老栓

  • 7

    学习《鲁迅作品》的心得体会

    学习《鲁迅作品》的心得体会二完小在假期里,我细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几篇文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塑造了倍受封建制度经济剥削和精神残害的农村赤贫者的人物形象。他们甚至连一般农民的地位都没有,而且都是悲剧性的。细读过后我都流下了眼泪,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

  • 8

    2022鲁迅朝花夕拾个人读书心得600字

    2022鲁迅朝花夕拾个人读书心得600字精选从鲁迅先生的笔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他的童年不是那么好过的,但却充满了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鲁迅《朝花夕拾》个人读书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2鲁迅《朝花夕拾》个人读书心得1鲁迅先生的文笔一向尖刻,直抵“正人君子“的痛处,

  • 9

    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_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更是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也可以说是基础)。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把读放在首们,进一层让我们到读与体验、感悟文本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言,离开了语言谈语文教学,就

  • 10

    廉文读心得体会廉文大家读”学习体会

    干部务必时怀忧患“廉文大家读”学习体会廉文读心得体会“忧患”一词出自《孟子·告天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指担心和害怕遭遇祸害和灾难的人,最终将得到生存,而贪图享乐和安逸的人,最终将走向消亡。千百年来许多人都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或

本页关键词:鲁迅的故乡的读后心得

Copyright © 2006-2016 医院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专题 | 最新文章

医院文库